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- 新闻

教务处组织召开未来学习中心场地改造设计专题研讨会——智慧赋能中医药教育创新,构建未来教育新生态


 

2025年10月10日、10月13日,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先后在良乡校区、和平街校区召开未来学习中心场地改造设计专题研讨会。未来学习中心执行副主任闫永红,教务处处长刘铁钢、副处长姜姗,教务处、基建处相关工作人员,及场地改造设计公司代表、智慧系统建设公司代表,围绕空间布局优化、技术融合落地、功能场景创新展开深度研讨,为未来学习中心建设锚定方向、擘画蓝图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1.png

 

 会上,闫永红副主任首先明确顶层设计核心理念:以“技术深度融合+场景实用落地”为根本,杜绝形式化设计,全力构建兼具中医药特色、未来感与交互性的学习空间,打造真正意义上的“未来学校”样板。她强调在场景设计中体现人工智能深度赋能,实现设备数据互联,确保“研讨交流、实时交互、AI助学、智能评价”在同一场景同步实现,让技术真正服务于学习全过程。场景定位则打破传统局限,学科交叉融合,虚拟现实未来课堂呈现,为混合式改革创新课程开设、医工结合实践、项目式学习模式开展提供平台支撑。

刘铁钢处长在研讨中指出,未来学习中心的系统设计需深度融合中医“天人观念”的哲学思想,既要体现科技前沿性,又要彰显中医药文化底蕴,实现“科技为表、文化为里”的有机统一。他强调,在实施层面上设计落实三个参考,一是参考目前已有的设备仪器做设计,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功能和环境要求;二是对应施工设计,需要结合目前楼体的现状;三是考虑本身设计预算和后期施工预算,保证功能的同时,关注造价限制。姜姗副处长与设计公司细化推进节点,定稿改造方案及区域格局、平面设计图,确保项目快节奏、高质量推进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.png

 

在现场勘察与空间布局研讨环节,各部门与会人员逐楼、逐层、逐房间梳理设计细节,聚焦“未来感+科技感+功能性”目标展开头脑风暴。将通过改造大门、抬高吊顶、优化墙体结构等方式,扩大空间尺度、增强通透性与展示性;通过合理的设备布局,实现“AI赋能+资源互通”;楼层功能设计兼顾学科需求与合规要求,如水电、排风、电容配置既匹配设备要求,又严格符合消防规范,同时精准控制改造成本。

未来学习中心的建设是从0到1的突破之旅,需立足AI赋能核心,为未来医学教育、未来学校发展探路。作为北中医教学新理念的重要教育基地、实践教学改革创新的“试验田”,未来学习中心的建成,将为医药人才培养注入强劲“科技基因”,不仅推动学校教育模式的转型升级,更将为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探索未来路径提供可复制、可推广的经验,助力中医药事业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,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多北中医力量。

 

撰稿:潘迪  审核:刘铁钢,姜姗

 教务处(教材建设中心)

2025年10月14日